你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每日新情
推荐文章
 
·今年前7月棚改已开工约207万套 占年度目
·这个五一假期,没有人能阻挡衡阳人去这
·国土资源部:贫困县用地节余指标可省内
·碧桂园祁东项目正式摘牌 千亿房企强势入
·中国恒大:前8月累计合约销售金额约为3
·中报观察|雅居乐毛利降净利增,背后有玄
·家居卖场跨界寻出路 红星美凯龙进军房产
·越变越晕的房价成本 专家解析谁是房价疯
·上周北京新建住宅市场成交54亿 海淀成交
·定向增发再成“过江猛龙” 房企成“吸金
·睿意德推出商业地产“数字化一站式服务
·从试点改革迈向依法改革 ——写在新土地
相关文章
 
·北京东湾项目亮相通州 旨在营造北京河畔
·南城房交会,这一次将成为衡阳的瞩目焦点
·新土地管理法新在哪?放宽权限 唤醒“沉
·碧桂园上半年营收利润逆势大涨
·刷屏!富力融创万科表态“不拿地”,楼
·旧村改造,改出城市新活力
·中报速递|禹州地产:营收116亿 销售偏倚
·易居企业拟发12亿元公司债 恒碧万富代理
·调控效应显现 房地产市场日趋理性
·互金、网贷整治办联合发文 P2P网贷机构
·报告:一线城市二手房均价近6周以来首次
·【天嘉天樾】开学换新,我们搞定!这事
 

美好城市70年 | 1949—2019年,长沙城市“长大”近85倍

作者: 岳瑾 来源:红网 时间:09月29日

  编者按:每座城市,都有它想讲述的故事。

  在这里,盛满居住者的过往,现今,以至未来。

  从1949年到201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古城长沙,在时代的洗礼中,迸发全新的生命张力。

  70年,长沙城市“长大”近85倍;70年,长沙城市高度突破432米;70年,长沙从曾经偏居一隅的中部省会,一跃成为极具城市竞争力的中部交通枢纽……

  每一处建筑肌理,每一条城市街区,藏着的不只是回忆,还镌刻着一个城市数十年的发展与变化,见证着一个时代的变迁。

  从今天起,红网联合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出系列深度报道“美好城市70年”,希望通过一次全景的城市发展扫描,在过去与未来的遇见中,见证城市的美好。

1.jpg

  上世纪50年代,五一路刚建成时的五一广场。

  老长沙人都知道,长沙有句老话,南门到北门,七里又三分,即从长沙南门步行到北门,7.3华里。老长沙人都记得,32米的国货陈列馆,是长沙曾经的第一高楼,是当时长沙最雄伟的钢筋水泥建筑。老长沙人都清楚,1994年长永高速建成通车,湖南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条高速公路。老长沙人都晓得,“28式”自行车,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承载了居民们许多美好回忆……

  长沙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70年间,长沙城市建成区面积由6.7平方公里增加到567.32平方公里,扩大了84.7倍;第一高楼从曾经的32米的国货陈列馆,“定格”在452米的长沙国金中心;从第一条高速公路——长永高速建成通车,到2009年武广高铁开通运营,再到2014年京广、沪昆两条高铁在长沙形成“黄金十字”;从一辆辆黑色的、车架粗大的“28式”自行车,到2014年4月地铁2号线开通试运营,长沙正式迈入地铁时代……从无到有,不同年代,长沙城市的宽度、广度和高度也不断在刷新。

  新中国成立70周年,长沙城区的“长大”经历了哪几次明显的扩张?在“扩容”的同时,哪些片区的地位正在日益增强?哪些规划在当时那个阶段是优化了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岳瑾 长沙报道

2.jpg

  2019年焕然一新的长沙五一广场。陈杰/摄

  城市建成区面积以每10年翻一番

  “南门到北门,七里又三分,即从长沙南门步行到北门,7.3华里。”在年过九旬的胡涛老人印象中,那个年代,长沙城由南往北大概是从南门口到兴汉门的距离,由东往西只是天心阁到湘江边的长度。

  1938年文夕大火,长沙成为一片废墟。

  “提速在新中国成立后 ,加速在改革开放以来。” 长沙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城乡规划编制中心负责人郑华告诉记者。

  1975年,长沙火车站新站建成,城市格局展开,城市发展迈入“五一路时代”。改革开放之初,从河西进城,到溁湾镇才闻到一点从河东飘来的城市味道,那时俗语说“河西是农村,到河东才叫进了城”。

  2000年后,拉通芙蓉路,长沙城市道路“十字骨架”拉开,进入新世纪的长沙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得以跨越式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2007年,长沙获批“两型社会”试验区,翻开了城市“一江两岸、跨江发展”的新篇章。

  2009年,武广高铁通车,长沙由通过型交通节点转变为我国中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我们认为,上述4个节点能够清晰地看出长沙城市格局发展的脉络。”据郑华介绍,实际从规划的角度来看,长沙空间发展轨迹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内向发展、轴向扩张和圈层扩张。

  80年代以前,在国家控制大城市的思想指导下,长沙城市空间发展缓慢,主要表现为沿湘江南北向拓展和内部填充发展。

  90年代开始,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和高新区、经开区等产业区的建设,长沙城市空间形态表现出沿东西向319国道轴向扩张的特征。整体空间扩张速度加快,与整个宏观经济发展背景有关。

  2000年以后,城市发展迅猛,长沙市正由特大城市向超级城市发展。城市急剧膨胀,外围各个方向均有发展,呈现圈层扩张的态势。

  来自长沙市规划勘测设计院的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8年,长沙市区建成区面积由53.04平方公里,增加到567.32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以每10年翻一番。

3.jpg

  上世纪70年代五一路通车仪式。

  03版总体规划具有划时代意义

  那么,长沙城区的“长大”,究竟经历了哪几次明显的扩张?

  据郑华介绍,1979版总体规划延续了之前“压缩旧城区,控制近郊区,发展远郊卫星镇”的指导思想,采取离散发展模式,严格控制市区规模,积极发展远郊小城镇。在方案中,对市区规模进行了严格控制,用地布局主要集中在在铁路以西,同现状用地相比,市区规划用地规模相差不大,主要以用地整合为主。以五一路为中心,将中心片南北平分,南北两端均为工业区,主要居住区位于五一路商业与工业用地之间,西南和东北区域各有楔形绿地。规划提出在市区外围建设9个卫星城镇。

4.jpg

  2019年五一路风景。陈杰/摄

  1990版总体规划提出主城区相对集中发展,城市适度向外拓展,形成“一主体两翼两组团”的空间结构。规划侧重城市主体的完善和外围组团的建设。提出市区主体根据地形条件,以路网为界填平补齐,东部过浏阳河的马泉地区作为东翼,以生产、居住、科研、行政用地为主,与中心区绿带隔离;西翼为望城坡和天顶乡部分,规模在10平方公里左右。两个组团为捞霞和坪塘组团,其中,捞霞组团作为大型水陆联运中心,大中型企业发展基地;坪塘组团硅酸盐工业发达,定位为湘潭进入长沙的湘西门户。

  “我们认为,《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简称03版总体规划)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明确了‘沿江建设,跨江发展’成为长沙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郑华解释称,03版总体规划首次提出了“一主、两次、四组团”的多中心分散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一主”为城市主体,指河东城区集中联片发展区域。 “两次”为河西新城和星马新城,其中河西新城作为文教科研区及市级行政中心和高科技产业基地,星马新城主要大力发展新型工业、高科技农业、航空产业和文化休闲产业。 “四组团”分别为暮云组团,布局面向长株潭的旅游、商贸等区域性公共设施;捞霞组团,定位为水运、公路、铁路的中转联运中心、物流中心、大运量的工业基地;高星组团,定位为综合性产业区及置换外迁工业基地;含浦组团,布局大学城的远期发展用地以及与大学城配套的生活居住用地。

5.jpg

  1998年拍摄的贺龙体育场。

  2014年,长沙城市规划再翻新,“大长沙”格局初现。《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2014年修订),长沙市城市规划区范围,比2003年获批的规划增长71.4%;城市建设用地控制目标,为原规划的2.49倍,已超过武汉市2010年获批的用地控制目标。

  “从目前长株潭的发展态势和长沙自身的发展来说,长沙城市面积的扩容符合客观规律。”郑华说,通过分析历版规划的编制,发现历版规划在其规划理念上具有延续性,都突出“中心+组团”发展概念。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外围组团的概念经历了从卫星城镇到城市组团再到外围新城的转变,反映了避免城市过度集聚和单中心发展的理念一直贯穿在历版总规中。

  长沙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总规划师谭春华表示,前三版规划对今天长沙城市功能布局和空间结构有着决定性影响,2014年修订版总规的执行成效逐步显现,在长沙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四版总体规划起的是“推手”的作用。

6.jpg

  2011年贺龙体育场激情四射的演出。卢七星/摄

  优化用地结构实现城市“精明增长”

  今年,长沙市政府正式启动《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编制工作,将统筹优化城市“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构建战略传递、刚性传导的规划实施体系,努力在保护生态环境、统筹市域格局、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取得突破。

  城市的空间结构是城市最大的财富,一个好的城市空间结构能够支持城市的长远发展。

  据长沙晚报报道,2018年,省委书记杜家毫深入长沙调研指导四大片区建设,明确提出了“四个走出来”的要求,其中首要的一点就是:要从旧有的经营城市理念中走出来,转变为精明增长的理念。

  长沙未来城市空间布局如何体现“精明增长”理念,为城市未来发展留有充分弹性空间?

  “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长沙将突出增量与存量并举,提升城乡建设用地的质量和效益。”据郑华介绍,长沙2035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将合理确定用地规模,通过优化用地结构,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由增量规模扩张向存量效益提升转变,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展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实现城市“精明增长”。

  根据规划,长沙将全力打造“三个中心”、建设“四更”长沙,构建国家中心城市新格局。“三个中心”即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国家创新创意中心、国家交通物流中心,“四更”长沙即能量更大、实力更强、城乡更美、民生更爽。

  “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将坚决落实城市‘精明增长’的要求,做到‘大胆规划、小心论证’,着力增强城市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力、宜居性、包容度。”郑华说,长沙将完善解决“大城市病”的综合方略,针对用地蔓延、交通拥堵、大气污染、城市防灾等问题,分别进行了专题研究并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7.jpg

  03版总体规划明确了“沿江建设,跨江发展”成为长沙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图片来源:中国金茂公众号

  形成“四更”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在全国大中小城市都迅速扩张的过程中,如何避免摊大饼,是许多城市不可回避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为遏制“摊大饼”式无序蔓延扩张,长沙将城市集中建设区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大空间板块,实施差异化的发展策略;支持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产业用地供应,推动园区“腾笼换鸟”;构建空间留白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形成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均衡、更可持续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优化空间布局,实行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发展,在都市区构建“一主两次六组团”的城镇空间结构。实施区域协同战略,打造同城同网、共建共享、一体发展的长株潭都市圈。

  得益于长沙城市建设版图的不断扩张,曾经边缘化的居住区域逐渐走进长沙人的视野。地铁贯通、道路改造,给城市人居扩张注入了非凡动力。而一座城市的生长和更新,非一夕之功,更非一人之力,需要这座城市的决策者、建设者、参与者等共同发力。曾经一望无际的荒地,已被开发成繁华的生态人居。洋湖垸、梅溪湖、高铁新城、金星北等宜居板块逐渐崛起,为长沙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居住、休闲、投资选择空间。

  十几年前,或许你还只是梦想在老城区拥有一套房子,而到了今天,当人们乘坐地铁、城铁、BRT等,快速穿梭于城市之间时,会发现老城已经渐渐模糊了边界,生活方式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城市空间拉伸的过程中,长沙已经全面突破了原有的城市空间的限制,搭建起一个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全新骨架。

  今天的长沙城,像青春勃发的巨人,自由舒展和呼吸。

  未来,长沙将大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突出省会担当、突出智能智造、突出平台支撑、突出环境优化、突出民生改善,强力推进品位品质品牌之城建设。

  (未署名图片资料来源:长沙市档案馆、长沙市城建档案馆)


Copyright© 2004-2010 红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红房网 © 版权所有 湘ICP备05001324号-1